2022年一季度以來,在國內外諸多負面因素擾動下,A股出現了明顯的回調,萬得全A指數今年以來最大跌幅一度達到-20%。情緒上,市場多次出現恐慌式下跌,多個交易日出現超過90%的股票下跌的情況。從板塊表現來看,31個一級行業里,僅煤炭板塊表現強勢,年初以來截至3月28日上漲超過21%,這一方面體現了市場對當下能源價格高企現狀下,對我國可控能源品種的最新定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場對盈利確定性較高,且估值水平較低品種的青睞。但是,除煤炭、綜合、房地產板塊外,幾乎所有板塊均為負收益。
據悉,恒生前?;饳嘁嫱顿Y總監、恒生前海滬港深新興產業精選混合基金和恒生前海消費升級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祁滕表示,近期A股市場的下跌,其實更多地是由于市場出現非理性、恐慌性地拋售,是信心問題,主要受如美聯儲加息預期、俄烏局勢、中概股回調、外資流出、國內經濟環境以及疫情反復等方面的影響。祁滕表示,整體來看對今年的A股并不悲觀,長期A股或將呈現慢牛走勢。他認為市場消極消息的負面沖擊正逐步兌現,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累積,包括:
(1)高層表態基本明確“政策底”。3月16日金融委就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做出回應,談及穩增長、房地產、中概股、平臺經濟等多個市場關注的話題,極大扭轉了市場過度悲觀的預期。而在3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要穩定市場預期,保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高層連續性地積極表態,可以反映出國家對穩定市場情緒、呵護市場的意圖,基本可以表明政策底部的出現,未來相關政策也有望逐步落實,提振市場信心。
(2)經濟數據超預期,國內基本面仍具有韌性。1-2月經濟數據大超市場預期,在穩增長發力背景下,經濟整體回暖。工業生產延續上漲趨勢,結構優化效果明顯,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投資大幅增加,基建發力成效顯現。消費數據表現亮眼,居民信心有所回升。同時,兩會上對于 2022 年定調延續了此前政策發力的基調,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其中財政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 2 萬億元以上,全年退稅減稅約 2.5 萬億元,留抵退稅約 1.5 萬億元等均為制造業以及基建投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中國的基本面依然具有十足的韌性,企業盈利也有望回升。
(3)國外局勢大概率將日趨緩和,情緒影響邊際遞減。本輪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俄烏局勢引發的全球資金的避險需求。目前俄烏最緊張的時刻已基本過去,隨著俄烏多輪的談判以及大國之間對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等推進,將有望部分緩解市場此前對國際局勢的擔憂,同時國際油價近期有所回落,已經重新回到3月初水平,滯脹預期邊際減弱,均有助于改善市場投資偏好。
(4)美國首次加息落地,美股反彈,美債回落,美元走弱,對A股邊際影響也有望減弱。3月美聯儲利率會議如期加息25bp,點陣圖顯示2022年將加息7次,市場對此已有充分預期和定價,縮表將于下次會議開啟,節奏略慢于預期,困擾國內乃至全球市場的靴子已經落地,市場對于加息敏感的神經也逐步淡化,對市場的影響也有望逐步減弱。
(5)估值具備吸引力,配置價值突出。經歷前期調整后,A股估值已經回到歷史相對低位水平,上證指數3023點的階段性低點對應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相對極端的底部時期,估值優勢已經非常突出。同時近期大股東、高管凈減持規模明顯收窄,公司回購規模和數量提升,均表明目前A股的配置價值已經非常突出。
綜合上述因素,祁滕判斷市場雖然短線仍有反復風險,但對A股后市表現已經不必過度悲觀, 短期的劇烈波動過后,祁滕認為更應該著眼于未來,關注那些真正具備長期投資邏輯的投資方向。據悉,祁滕管理的恒生前海滬港深新興產業精選混合基金、恒生前海消費升級混合基金未來將主要聚焦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醫藥、新材料、智能駕駛等方向,他認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達成雙碳目標背景下的新能源產業的投資邏輯確定性較高,如光伏,風電,核能等方向,這些行業在國內大概率會持續增長,同時在全球范圍內會不斷夯實自身產業鏈綜合競爭力,具備長期的投資邏輯,當估值回調至合理區間后,從長期看將會又重新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推動這些行業繼續做大做強的原動力,是不斷地核心技術自主化和升級迭代。祁滕堅定看好能源革命大賽道,投資機會可能會從價格因素考量逐步向技術變革傾斜。
另外祁滕認為,具備較好成長邏輯的還有智能化方向。智能化升級正在各行各業全面推開,最大的行業機會是智能駕駛、智能制造等。汽車行業作為我國以及全球重要產業,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是人類最重要的產業變革。新能源化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振已經有兩年時間,智能化則或許在今年開啟它的元年,投資機會將會不斷涌現。
祁滕表示,在情緒宣泄完畢后,類似前期大幅下跌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市場將會逐步回歸常態。中期看,他認為中國市場有望繼續展現相對韌性:中國所處的增長與政策周期相對有利,“穩增長”政策空間相對充足;其次中國市場絕對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與其他主要市場相比相對估值也具有吸引力;中國的通脹壓力相對可控,作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大國,具有全球最大、相對較全的產業鏈,俄烏局勢給我們很好的啟示,能源安全、核心技術的獨立自主,貨幣的全球化必將是未來我國發展的重點目標,只要中國繼續謀求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趨勢不變,在全球供應風險中,中國市場可能會相對更有韌性。綜上所述,恒生前?;饳嘁嫱顿Y總監祁滕表示,對今年的A股并不悲觀,長期A股或將呈現慢牛走勢。
【風險提示】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0328。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